当前,上海正在加速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和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。进一步提升消费能级,推动城市文旅商深度融合和高质量发展,必须从消费环节的全生命周期链条和可持续发展上下功夫,持之以恒地像绣花一样做到样样细致、处处周全。
作为商品的重要门类,食品商品的"出圈"固然与食材本身的品质直接相关,外在包装的"吸晴"也必不可少。食品包装既是消费的前端,又链接着食品安全的终端。食品安全、食品包装的趋势和潮流,与经济社会、文化建设以及消费市场的变化紧密相连。
做好食品包装,能够有效提升消费者体验感,增强消费者获得感,提高消费者信任度。那么,在食品包装方面,有哪些需要进一步提高的地方呢?
食品包装需要在规范的位置标注日期
许多消费者都有一个感受,选购食品时,不少生产厂家会在包装的几行小字里注明"生产日期见封口"等字样,但很多时候在封口部位却翻来覆去、难以寻觅,每次找到的位置是不一样的,但难找是一致的。有专业机构跟踪调研食品安全问题时,经随机抽查,约60%的消费者都对食品外包装特别在意,其中约45%受访者表示"不太好找生产日期""不知道到去哪找"。为此,建议市场监督部门组织制定行业规范,统一规定食品生产时在外包装规范位置标注明食品生产日期、保鲜(质)日期,做到一目了然,并加大检查督查力度。这既是确保食品安全的关键一招,也是上海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、提升消费者获得感的重要一环。
让食品包装简单好用、直接好拆
食品包装安全,必须符合"简单、直接、好用"元素。通常生产厂家和营销商都会非常重视用各种鲜艳缤纷的色彩、夺人眼球的图片来突出包装食品及诱人口味。但是,我们都曾有过兴高采烈地拆小包饼干、点心或糖果,要么用力后一下子就将包装拆散,食品撒得满地都是,要么无论怎么用力包装封口"我自岿然不动",令人哭笑不得,常遭网友吐槽。如何将小包装食品做得既精致、又好看、还好拆?建议食品生产企业学习借鉴和引进新技术用于包装设计,注重美观与功能性的统一,以设计新颖、"简单、直接、好用"的包装为商品注入独特的"识别"码,为品牌未来拓宽品类、品质提供宽广的阈值,进而在激烈的商业环境中脱颖而出。
食品包装做到"所见即所得"
面对市面上琳琅满目、令人眼花缭乱的食品外包装,消费者难免"审美疲劳"。食品包装所见即所得是产品包装可视化的核心所在。食品包装的作用一方面为促进营销,更重要的方面是通过包装能直观看到产品形态,吸引消费者购买食用。因此,直接通过包装看得到食品,使"所见即所得"得到最大释放,即使是不透明的包装也会因为"表里如一"而受到消费者追捧和青睐。去日本旅游时,不少人都会发现,在超市随手购买的食品包装图案上的产品大小、颜色,甚至数量都与包装内的完全一致。这方面值得我们学习借鉴。
打造具有上海特色特点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,创新和促进上海消费转型升级,需要按照习总书记的"绣花"妙喻,"通过绣花般的细心、耐心、巧心提高精细化水平"。期待不久能在上海看到推出更多更好的食品包装设计,使食品包装与食品安全相得益彰。